黄仁勋来了,气氛很热烈。他在中国各种场合话说得漂亮,夸中国供应链是奇迹,还和雷军这样的国产大佬互动得有声有色。热搜、媒体报道轮番上阵,都在彰显一个事实:H20芯片终于能够出口中国了,这背后就是中美博弈的一次短暂松动。
看似皆大欢喜,实则心照不宣。中国和美国,不过是各自松开了一只手的拳头,你不再掐我的稀土脖子,我就让你的高端芯片过境。但芯片这张牌,轮不到谁洒脱地丢下不玩,就像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见证着每一颗芯片的分量。
别小瞧这H20,算法我们可以迭代升级,但顶层的“中国智造”归根到底要靠算力。这个底子不牢,AI产业只能在浪头上打水漂。所以说,高端芯片就是AI时代的新石油,谁掌控了它,谁就握住了技术链的咽喉。
剧情急转直下。7月31日,中国网信办出手约谈英伟达公司,原因很简单:算力芯片被发现存在安全问题。具体问题不藏着掖着,一刀切在“漏洞后门”四个字。新华网告诉大家,两个细节最要命:一是追踪定位,二是远程关闭。
什么意思?这就像你家大门钥匙还长在别人腰上,不但偷偷记下了你家最新装修的样子,还能隔空一键关掉你家的电表。不是危言耸听。追踪定位让美国随时掌握中国算力中心在哪里,看芯片的分布就能预判我们AI产业的推进速度。更进一步,芯片一旦“打卡”,除了位置,工作动态和负载状态其实同样能被悄悄带走。
至于远程关闭,那简直是资本市场听了都心脏骤停的风险。H20是什么?不是拿来给小白鼠玩游戏的消费品,而是整个金融风控、工业质检、AI模型训练的核心部件。这些领域,稳定比天大。金融机构靠它盯实时反诈。一旦“断电”,防线溃败,欺诈数据大潮说淹就淹,没人能承担这后果。
掏钱买芯片,本来是为了发展科技,结果买回家反成了国家安全最大的不定时炸弹。这种事还真不是第一次被怀疑。美国国会早就有过动作,出台《芯片安全法案》,明文要求所有出口受管控芯片植入特殊部件,能随时“验明正身”。出口芯片,安全验证,底线全写在明处。不信美国国会是自己出来作秀,英伟达这边还一边宣称“芯片不存在‘后门’,也没有远程访问和控制途径”,一边急着自证清白。
可网信办是谁?不是谁喊两声就草率行动的主。能到约谈这步,肯定不是八卦小道听风来雨,实打实掌握了线索才会动手。今年7月21日,中国已经提前给出过出口芯片预警,直接告知各家机构:海外芯片有成为“电子间谍”的隐患,务必注意后门问题。不是悄悄报一声,是公开敲响警钟。
有人问,这次英伟达遭殃,咱们还能不能用那些高端芯片?答案其实很清楚。这事靠谈判、靠警告是远远不够的。最根本的对策,就是自主研发我们的核心技术,别再把命门随手交给别人。
正巧这个时间点,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气氛、信息全都很明亮。大会发布的一系列新品里,寒武纪、华为昇腾、摩尔线程各显神通,直接把“中国芯”摆上了舞台中央。你要说国产技术跟国外有差距,这不否认,但重要的是中国企业在“造芯片”上,已经越来越有自己的一套打法。今年大会主基调很简单:美国想卡,市场自己找出路。去年的大会还在讨论,如果没有英伟达和ChatGPT怎么办;今年直接奔着不指望美国技术,不卖我们就自己造。这转变,步子不小。
大家如果记得历史,套路其实早就不是新鲜的。1996年台海危机,GPS定位老老实实用美国的,关键时候信号被一刀切断,我们的船一下就没方向了。办法只有一个,北斗导航自己搞出来。2011年NASA和中国合作被美方明令禁止,不要合作?天宫空间站我们自己造。燃气轮机一度也要卡我们喉咙,外国这边涨价禁运咄咄逼人,我们投入资源,一级静叶技术最终自己突破。
没人说国产替代是轻轻松松。哪个产业链的重建,不是先一阵断供之痛,再见“喝水掏碗底”?过程中很多企业难免遭殃,可现实告诉我们:一次次“外部封锁”逼迫的,都是最后赢下来的自主创新。
芯片也是一样。美国对华搞的不是“暂时的卡脖子”,而是变着法子给你做“二选一”:要么蛇吞象,放弃核心产业安全要求,要么自谋生路。无论是硬性出口限制,还是“后门芯片”这种带毒的糖果,已经没有什么幻想空间留给别人。
黄仁勋穿多少唐装讲多少好话都没用。不管你怎么看,现在这场博弈的剧本是一点没变:最终的答案,只能靠自己手里的芯片说话。这不是“中美和谈”能解决的短期问题,是大国之间势在必行的碰撞。美国越是封锁,国产替代的速度就会越快。这局棋,谁都看得明白。
上一次造不出来,我们选了艰难的自立自强。这一次,芯片仍是胜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