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贸易对话,说掰就掰,这可不是小事。它不光揭示了两国经济关系里那道深不见底的裂痕,更把印度在全球大变局中,死守自己战略独立性的决心和挑战,明明白白地摆在了台面上。印度高级外交官直接撂话:想让我们低头服软?没门!
美国代表团撤回了访印计划,这下彻底坐实了双边贸易磋商的停摆。外界的眼光,自然而然就聚焦到了两国未来会走向何方。面对美国的施压,印度这回硬气得很,他们心里对国家利益的判断,清清楚楚,这在全球关系里,可算是个亮眼的特点。
美国关税大棒,印度痛但嘴硬
七月底,美国就对印度某些金属产品挥舞了关税大棒,这一下,连锁反应立马就来了。没过多久,八月初,关税更是直接飙升到五成,分批执行。
一部分已经征收了,另一部分八月下旬生效。美国给出的理由,是印度从俄罗斯买能源,还有那贸易顺差。这架势,贸易紧张局势想不升级都难。
印度本来还指望能通过对话,把这沉重的关税负担给减轻点。可现在看来,希望渺茫。珠宝、纺织品、仿制药这些出口大户,都面临着巨大冲击。明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怕是要被这贸易摩擦拖累不少。
高额关税一出,印度那些价值不菲的珠宝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可就大打折扣了。每年九十亿美元的珠宝行业,这回真是首当其冲。更要命的是,有些国际科技公司为了避开关税,已经开始把生产线从印度往外搬,这无疑给印度本土的制造业倡议,泼了一盆冷水。
不只为钱,更是国格与主权
印度高级外交官员直接站出来,公开宣示国家立场:我们绝不屈服!他斩钉截铁地说,保护国内农民和小型生产者的利益,是我们的底线,谁也别想动。“农民和小生产者的利益,我们绝不妥协!”这话掷地有声。
印度农业人口那么多,开放市场这事,在国内政治上是极其敏感的。一旦开了口子,执政党的票仓可能就要受影响。美国那边呢,老想着打开印度市场,推销他们的转基因玉米和高端乳制品。
从2024年开始,美国就一直要求印度在农业、税收和能源合作上让步。可印度就是不松口,他们说农业政策关乎执政基础,数字税更是全球数字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问题上,没得商量!
东方不亮西方亮,印度自有高招
印度很聪明,利用俄罗斯的能源供应,来稳定国内物价,还把经济增长率搞到了百分之七以上。印度外交高官直接点名美国,指责他们在对俄能源问题上搞双重标准,还特意提了提欧洲的能源贸易量。
印度官员对美国的政策自洽性提出了质疑,还带着点讽刺地说:“美国自己号称亲商,却怪别人做生意?”他们强调,印度有权自主选择贸易伙伴。说白了,美印冲突的深层根源,根本就不是什么经济问题,而是战略主导权之争。
八月中旬,中方高级外交官时隔三年首次访问印度,这无疑为后续的高层互动铺了路。中方这次来,就是想推动边境问题解决,恢复停滞的边境经济活动,顺便也探讨一下资源和技术合作。
中印两国在2025年三月进行了边境磋商,部分争议区域还达成了撤离共识,这说明两国关系有回暖迹象。印度考虑利用多边平台与中国进行高层接触,以此增加战略选择,这充分体现了他们“多向平衡”的外交策略,谁也不偏不倚。
印度大棋局:未来何去何从?
在全球制造业布局上,美印两国其实是竞争关系。印度有自己的本土制造雄心,而美国的高额关税,在印度看来,就是想遏制印度制造业的崛起。印度领导人已经提出了一系列本土化发展计划,就是要增强经济独立性。
印度政府正积极推动“印度制造”倡议,还在芯片生产、矿产资源勘探和税制改革等关键领域,宣布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实现经济自给自足。
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有着不小的优势,正好可以弥补印度高端制造业的不足。中印两国正在研究,以印度的自然资源来换取中国的先进制造技术,这对印度来说,可是重要的技术支持。
印度也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国际经济伙伴关系。他们正忙着和英国、欧盟、中东等多个经济体谈自由贸易协定,还深化了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目的就是想构建一个更加稳固的国际经济网络。
印度甚至在探索替代美元的结算方式,尝试用卢比进行国际结算,削弱美元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别忘了,中国是印度重要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庞大,也是印度大宗商品的重要出口市场。
笔者以为:战略独立,印度不二之选
印度现在这么强硬,可不是一时冲动,这是经过理性评估的战略决策。美国的施压,反而可能逼着印度去寻找更广阔的合作空间。之前印度也示好过,但没能有效缓解美方压力,反而凸显了他们在谈判中的弱势,被美国解读为想限制其战略独立性。
印度也意识到,在国际贸易中他们面临双重挑战:既有外部施压,也有过度依赖的风险。印度国内研究机构就担心,与中国的贸易不平衡,可能导致本土保护主义情绪高涨。
现在主要大国间双边关系的性质,正在发生深刻转变。美印关系从曾经的“战略伙伴”,退化成了“利益博弈者”;中印关系也从过去的“竞争对抗”,转向了“竞合共存”。印度当前的战略抉择,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可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