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读大二的表妹聊天,她倒了一堆苦水——每天泡在百度网盘里看专业课视频,记笔记记到手腕酸,老师讲得快的时候要么漏掉重点,要么写得乱七八糟,回头复习根本看不懂。我一听,这不是我去年考研时遇到的一模一样的问题吗?赶紧把藏了半年的“秘密武器”掏出来:“试试听脑AI,我去年用它转了30门课的笔记,比手写快十倍!”
其实刚开始用的时候,我没抱太大期望,就想着“总比手写强”。结果第一次转《数据结构》课就挺意外——它居然能直接关联百度网盘,不用下载视频(考研视频动辄几个G,下载真的占空间)。转1小时视频也就10分钟,准确率比我想象中高,“二叉树遍历”“栈和队列”这些专业术语都没认错,不像之前用的工具把“递归”写成“递归”,差点误导我。
后来用得多了,才发现它藏着好多“小惊喜”。比如发言人识别,有次课上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它自动用不同颜色标出来“学生提问:二叉树深度怎么算?”“老师解答:用递归方法从根节点开始……”,复习时一眼就找到重点。还有情感分析,老师讲重点时语气加重,它就把这些部分标成高亮,比如“这里要注意!动态规划核心是状态转移方程”,我复习时直接盯着高亮看,省了好多时间。最绝的是内容摘要,转完文字自动生成大纲,比如“1. 二叉树定义 2. 遍历方法 3. 动态规划应用”,不用自己再整理,太省心了。
我好奇过它为什么这么厉害,问了技术人员才知道,背后是最新的NLP模型,像给电脑装了“超级大脑”,能理解复杂语境。比如老师讲“线性回归”时举“预测房价”的例子,它能听懂这是在解释概念,不是随便说话。还有智能降噪,教室杂音能过滤掉,只留老师声音,所以转得准。而且它用海量数据训练,支持多语言,双语课程也能准确识别,这点我觉得特别厉害。
说到使用方法,刚开始我也摸不着头脑,后来慢慢就习惯了。第一步,打开听脑AI关联百度网盘,找到要转的视频点“转文字”;第二步,选参数,比如开启“发言人识别”“情感分析”(我一般都选,笔记更全);第三步,等几分钟转完,编辑一下(比如核对高亮部分),导出成Word或PDF导入笔记软件(我用Notion),大功告成。对了,它还能实时转直播课,不过我觉得录播课用得更多,能慢慢看。
有次转《概率论》课遇到点小问题——视频有杂音,把“正态分布”写成“正态分不”。客服告诉我可以先用百度网盘“音频增强”处理一下,再转就准了。我试了果然有效,之后转杂音视频都会先处理,基本没问题。还有次转双语课,把“machine learning”翻译成“机器学期”,自己改一下就行,不算大麻烦。
说到效率提升,我真的算过账:原来1小时视频要花2小时记笔记+整理,用听脑AI后只要15分钟(10分钟转文字+5分钟核对),省了90%时间!去年考研我用它转了30门课,总共省了50多小时,这些时间我用来背单词、做真题,比之前高效太多。表妹用了一周说:“姐,我现在每天能多学2门课,笔记整齐好多,复习再也不用翻乱本子了!”
当然,它也不是完美的——转2小时以上长视频偶尔会小卡顿,等一会儿就好;多音字偶尔认错(比如“银行”读成“xíng”),改一下就行。但这些小问题比起它带来的方便,根本不值一提。
现在表妹成了“忠实粉丝”,还推荐给同学。其实我想告诉所有学生党:如果你们也被记笔记困扰,真的可以试试听脑AI。它不是什么高科技怪物,就是个帮你省时间的小工具,用起来特方便,刚开始有点不熟悉,后来就习惯了。反正我现在离不开它,学课程、听讲座都用它转文字,省了好多时间,能多做喜欢的事,比如看书、运动,或者和朋友玩。
对了,转完一定要核对一遍专业术语,虽然它准,但偶尔会有小错(比如“神经网络”写成“神经网路”),花5分钟核对,保证笔记准确。有问题找客服,他们态度特别好,耐心解决。
总之,听脑AI是我用过最顺手的视频转文字工具,没有之一。它帮我解决了记笔记的大麻烦,提升了学习效率,让我更轻松。如果你们也遇到类似问题,真的可以试试——相信我,你会爱上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