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最近国际舆论又因为特朗普闹得风风火火。这回,他把炮口直接指向了中印两国,顺手还把欧盟拽进了局里。据说美国政府正在施压欧盟,让他们对中国、印度这些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实施所谓的“二级制裁”,甚至扬言要对相关商品加收100%的关税。
前些日子,特朗普在一次与欧盟高层的通话中,直接提议让欧盟对中国商品征收最高100%的关税,对印度也是类似玩法。他说得很直接——中国和印度是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大客户。只要给这两国的出口商品加上重税,就能逼着他们减少乃至停止买俄油,自然能切断俄罗斯用来打仗的钱袋子。
话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可是另一回事。特朗普还专门划了条线:美国愿意参与,但前提是欧盟必须先出头。说得直白点,这就是所谓的“借刀杀人”,美国不想自己冲在前,而是让欧盟来做这个“挡箭牌”。美国算盘打得精明,欧盟却得面对一堆难题和压力。
欧盟现在的日子是真不好过。美国那边不停加码压力,另他们对中印的贸易依赖特别大。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一年贸易额超过8000亿欧元。德国的汽车、法国的高端制造、意大利的奢侈品行业,哪一个不靠中国市场?真如果对中国产品加100%关税,欧盟自己得先掉一层皮。再加上贸易反击随之而来,欧洲不少产业都可能遭大殃。
欧盟本身就没法拧成一股绳。德国、法国这种大经济体对制裁中国的想法更多是保留意见,怕影响能源稳定和出口生意。匈牙利、斯洛伐克还重度依靠俄罗斯能源。只有波兰等东欧国家态度激进,觉得对俄发力没毛病。可问题是,几十个国家要心往一处使,难比登天。
这场所谓“二级制裁”,其实就是想让欧盟联合美国,对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买俄罗斯石油最多的大国下狠手。美国官员还特意放消息:欧盟只要先出头,美国肯定会跟。明白人一看就知道,美国这是在撺掇欧盟当“马前卒”,自己好在后面看戏。
对中国商品加收100%的二级关税,会带来什么后果?全球石油价格估计得往上窜,因为一旦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被掐,供给紧了,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中国、印度只能另找买家,能源价格全球都跟着涨,到头来美国和欧盟自己也吃亏。相关数据早就显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美国家庭平均一年多花1300美元。如果再加新税,2025年美国GDP都有可能掉1.4%。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到头来真不见得谁能乐得起来。
还有一层,俄罗斯的石油本来就可以通过别的路径流出去,比如中东、非洲那些第三方国家。中国、印度本来也早有备选方案,制裁效果其实有限。很多专家都认为,这类政策更像是摆到谈判桌上的筹码,更多是做做样子,而不是致命一击。
要说这场纷争的根源,还是因为乌克兰危机。乌克兰不停地鼓动西方加码对俄制裁,尤其是针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和所谓“影子船队”。但历史上也一再证明,制裁未必能逼对手低头。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西方的制裁反倒让俄罗斯加快和中国的合作步伐,“向东方”走得更深更远。
假如欧盟真和美国一起对中印度动手,俄罗斯的石油未必就被堵死,全球油市反而要更乱。到头来,很可能是油价疯涨,经济波动加大,欧盟想制裁俄罗斯,说不定先把自己给困住了。
特朗普这次下这步棋,背后的小算盘可不少。他执政时对俄政策一直被人挑毛病,和普京谈也没成果,国内面上很难看。中期选举又快到了,共和党压力山大,他得弄点硬气表现,转移外界视线。另外,把欧盟推上前线,自己留在幕后,可以顺便看中印的态度,还能挑拨中欧关系,让双方气氛更紧张,一箭好几雕。
特朗普执政这些年,一直喜欢用关税威胁人。“美国优先”成了顺口溜,几乎碰到啥难题都往贸易战上拉。这次对欧盟开出“最后通牒”,其实也是想逼着欧盟和中国翻脸,然后自己好摘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