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为止,俄乌冲突已经让俄罗斯投入了不少钱和人命,堆积成一座让人喘不过气的大山。曾经以为几天就能解决的事儿,硬是拖了三年多,伤亡数字节节攀升,经济也跟着遭殃。
这事儿不光是俄罗斯自己闹的烂摊子,对我们这来说,也是很好的反面教材。特别是在争取统一大业的时候,这一课得反复琢磨。俄罗斯的经验告诉我们,动武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拖延就会出大事,西方那帮人靠不住,战略方面一定要慎之又慎。
从2022年2月24日全面行动启动到2025年10月15日这段时间,俄罗斯付出的代价已经超出很多人的预料。军方人员的伤亡情况尤其让人震惊,据乌克兰情报机构泄露的资料显示,在2025年1月至8月期间,俄罗斯总共损失了281550人,其中阵亡86744人,失踪33996人,受伤158529人。
这些数字其实只是部分的统计数据,乌克兰军方总司令还坦率地说,俄罗斯同期的伤亡接近30万。在整个战争中,俄罗斯的总损失很可能已经突破了百万的门槛。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到2025年夏天,俄罗斯士兵的死亡人数可能会达到25万,而总伤亡人数则超过了95万。这个数字,比起二战后苏联和俄罗斯所有战争的死亡总和还多出了五倍。
乌克兰那边的情况也挺吃紧的,到2025年9月9日,确认阵亡人数已经达到了77,403人,失踪人数77842人,总计超过15万。平民方面的伤亡更是严重,据联合国人权监测机构统计,到2025年7月,已有13,883人丧生,35,548人受伤,其中7月当月就有286人死亡,1388人受伤,创下了三年来的最高纪录。
这些数字可不是冷冰冰的统计,而是真实的损耗。俄罗斯的军队推进得慢得让人着急,在哈尔科夫等地方,天天平均只前进50米,比一战索姆河战役还要慢半拍。说到领土,俄罗斯从2024年1月起,才拿下乌克兰大概1%的土地,现在总共占了大概20%左右,包括当年就吞并的克里米亚。
装备的损耗也堆成山,坦克和装甲车报废数量超过一万,空军的战略轰炸机至少损失了十几架。这次俄乌冲突中,俄罗斯靠监狱里的犯人和朝鲜的援军来补充兵员,招募奖金涨到了200万卢布,可士气和训练水平明显追不上,需要的时间还长。
乌克兰反击的时候,用无人机和短程导弹突袭,搞得俄罗斯措手不及,杀伤比高达11.3,远远超出一般13的比例。这也让前线变成了杀戮场,后方的医疗和补给都跟不上,许多本该救回来的伤员,最后都没能撑过去。
俄罗斯的教训不光是在战场上吃了苦头,经济这块儿也是遭了不少罪。西方的制裁从2022年开始,接连不断,截止到2025年,已经实施了18轮了。到了7月份,欧盟又加大力度,禁止了更多能源进口,闹得俄罗斯挺难熬的。
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直线下降,英国外交部估计,到2025年2月,俄罗斯因原油卖出去的钱少了约1540亿美元。自从2022年12月起,欧盟定了个价格上限,本来每桶30美元,能让出口收入减掉40%,现在虽没降,但这个措施的影响还在呢。
俄罗斯的GDP从2022年到2024年总共增长了5.6%,不过这主要是战时的生产推动的,到了2025年预期只剩下0.9%。2024年的预算赤字快刷爆了,克里姆林宫自己预测2025年赤字占GDP的1.7%,但实际上可能还要高一些。民用经济陷入停滞,影子船队走私油气的成本翻了不止一番,黑市经济也在快速膨胀,不过长远来看,这就像喝毒药一样,吃亏的还是自己。
通胀和劳动力紧缺的问题越发严重,工厂找工人变得越来越难。2025年1到4月,葬礼行业的收入猛增127%,达到了400亿卢布,这背后隐藏着多少家庭的苦难和悲剧。俄罗斯开始转向亚洲市场进行贸易,平行进口电子零件,但融资困难和技术受限成了阻碍,苹果设备和医疗器械也面临断供,航班更是频繁停飞。
整个供应链都出问题啦,欧洲的能源危机让不少工厂关门大吉,粮食价格也直线上升。俄国的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9000亿美元,想要反弹起步还得至少15年。这事儿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普京那战事还在推进,但底子已经被掏空了。
西方那点事儿:承诺说变就变,制裁没完没了
这几年俄罗斯跟西方的关系闹得不太愉快,说实话,心里都挺不爽。从叶利钦开始,美国就把戈尔巴乔夫当成宝似的捧在掌心,苏联一解体,他们又推销那啥休克疗法,结果俄罗斯经济一下子垮掉了。
普京刚上台那会儿,小布什还跟他打得挺亲密,称兄道弟似的,在反恐方面,俄罗斯帮了不少忙。但转眼间,在叙利亚问题上,美国变了脸,完全忘了过去。2014年明斯克协议,德国默克尔签字时笑脸相迎,事后承认这其实就是在拖延时间,让乌克兰有喘息的机会。
战争一开始,西方马上就变脸了,SWIFT系统被断开,金融和贸易方面的封锁接连而至,民用网络、飞机、医疗设备都遭殃。到了2025年,欧盟和美国继续加大力度,禁止俄罗斯能源进口,虽然影子船队还在绕圈子,但成本变得越来越高。
这些制裁不光拿经济出手,还真是直击要害。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原本就是命脉,现在油轮都得绕远路,保险和维护的花费也翻了一番。到了2025年9月,西方的情报显示,俄罗斯的石油收入虽然没彻底崩盘,但比战前足足少了三成。
普京开始向中国和印度销售石油,价格压得低,质量也得打折。西方这套操作,把俄罗斯里亲西方的人都看明白了,早年追崇好莱坞、用苹果的年轻一代,现在街头排队买面包,生活成本上涨了20%。
7月,俄罗斯外交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平民死亡数接近7500人,这全是乌克兰当局的责任,可实际上,这背后可是西方在火上浇油。北约不断东扩,武器不断源源不断地送到乌克兰去,到了2025年,美国还打算推低成本的无人机LUCAS,瞄准伊朗的沙赫德型,专门用来应对俄罗斯的低端消耗战。
对俄罗斯来说,西方不靠谱这事儿早就司空见惯了。自从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制裁一个接一个地来,但普京那会儿还想着能谈,结果现在看,这么想真是天真。打仗越拖越久,西方除了不让步,还是不断拉拢盟友,比如日本、韩国也纷纷跟着禁运。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想逃都难,跑不了的。俄罗斯的预算因为赤字得靠印钞应付,通货膨胀已经超过8%,卢布贬值厉害,超市里很多货架都空空荡荡的。
这些教训摆在那里,承诺听着好听,但一碰到利益,立马翻脸。现在俄罗斯靠核威慑撑着,储备的核弹头多得吓人,能毁地球几次,欧美也知道怕,不敢真动手。可是,这也显出了些短板,常规战根本打不赢,一旦把核牌拿出来,那就等于自寻死路。
北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中国和俄罗斯逐渐拉近关系,但也没傻乎乎地掉进去。到了2025年6月,中俄峰会都笑呵呵地握手言欢,可里面泄露的文件显示,俄罗斯对中国的情报其实并不完全信任。俄罗斯教给中国的那些东西,有用处,也有坑害的地方。
乌克兰的坚持,让中国明白,靠西方的援助,小国也能跟大国扛得住。这事儿也提醒大家,俄罗斯曾经的教训告诉咱们,动台湾可不是打个闪电那么简单,西方会不断地添柴火,制裁也不会少,层层升级搞得难看。
战略的弯路:拖延等于自掘坟墓
俄罗斯在战略上最大的缺陷,就是没能快刀斩乱麻。普京公开宣称不会对泽连斯基动手,这实际上让对方有了喘气的机会。泽连斯基频频穿梭于欧美之间,在机场贵宾厅里面握手,武器援助不断涌入。
要比,美国在伊拉克和利比亚用斩首战术直击萨达姆和卡扎菲,一断指挥链,兵马就散架。俄罗斯就犹豫了,乌克兰那边的指挥系统稳如老狗,泽连斯基藏在地下室里标地图,下达反击命令,军队的士气还没有垮掉。
到2025年,俄罗斯还在东部地方磨洋工,推进了48平方英里的战线,伤亡居然达到了43.4万,远远超过前两年的总数。坦克损失了一万一千辆,装甲车也有两万三千辆,修理厂忙得头昏脑涨,焊枪都拿不完。乌克兰的库尔斯克又反过来攻势,横渡河流用橡皮艇,俄军拼命封堵公路,堆沙袋堵路,还要检查车队,忙得不亦乐乎。这一拖再拖,带来的后果,可真是伤亡和经济俱受重击。
俄罗斯劳动力短缺严重,工厂里的烟囱都冒不出多少烟,产量也跟不上。乌克兰的城市被毁掉后,要花40年才能重建,农业要花20年才能恢复,全球经济因此损失了1.6万亿。这次教训告诉我们,打仗必须拼尽全力,尽早解决核心问题,否则会越陷越深,死都不知道怎么出来的。中国要借鉴这个经验,统一台湾不能搞半吊子,要彻底搞定,不让西方绝对会像帮乌克兰那样,无底线的援助,制裁也会没完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