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时候就琢磨,这世上是不是所有的“人祸”,最后都得找个叫“天灾”的来背锅?
你瞅瞅江苏启东这事儿,一辆观光车,17个人,说翻就翻,4条命说没就没。
最后板上钉钉的罪魁祸首,是那阵据说有9级的大风。
风:这锅我可不背。
咱们把镜头摇回那个倒霉的下午。
那辆敞篷小火车,宣传语写得那叫一个美:“乘着火车徜徉在海上”。
多文艺!
车上的游客估计正美滋滋地掏出手机,准备发个朋友圈。
结果呢?
朋友圈没发出去,人直接“徜徉”到冰冷的海水里去了。
那阵妖风就像个被惹毛了的大块头,一巴掌就把这个铁皮玩具给扇飞了。
最后的结果,冷冰冰的数字:4个人,再也没上来。
有个六十多岁的大爷,命是捡回来了,可老伴没了。
老两口一起出来看海,结果成了天人永隔。
他在那冰窟一样的水里泡了两个半钟头,身上十几处伤,这都不算事儿。
心里的那个洞,才是这辈子都补不上的。
最让我后背发凉的,是这事儿从头到尾,都写着“本可避免”四个大字。
事故头一天,气象台的黄色预警跟催命符似的挂在那儿。
“9级以上东北大风”——这可不是“明天有雨记得带伞”的温馨提示。
9级风,能把岸边碗口粗的树给撅了,你那小小的观光车,在它面前跟纸糊的没啥区别。
然后呢?
管景区运营的那家公司,八成是把预警通知当成手机弹窗广告,随手就给划掉了。
脑子里的小算盘噼里啪啦响:票都卖了,游客都来了,停运一天,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风大点儿怕啥?
咱这可是黄金海滩!
于是,17条活生生的人命,就这么被当成了筹码,扔到了侥幸的赌桌上。
结果,庄家通杀。
你以为魔幻现实主义到这就结束了?
好戏还在后头。
死了4个人,这么大的安全事故,事后一个礼拜,网上风平浪静,连个水花都没有。
有记者不死心,打电话去景区,去管委会,你猜人家怎么说?
“没听说过啊。”
我看到这新闻的时候,差点没一口水喷屏幕上。
好家伙,这是集体得了健忘症?
还是觉得只要把盖子捂得够紧,这4条人命就能在账本上轻轻一笔抹掉?
这种神操作,骨子里透出来的已经不是傲慢了,而是一种对生命的彻底漠视。
在他们眼里,景区的“声誉”比人命金贵多了。
这套路熟不熟悉?
就在前几个月,安徽六安,也是大风天,一位大姐骑着电动车,路边的大树说倒就倒,人当场就没了。
每一次出事,我们都听着那套“深刻吸取教训”的陈词滥调,可这教训的保质期,好像比隔夜的牛奶还短。
说白了,发预警的部门,就像个天气预报员,他告诉你明天有陨石要砸你家屋顶。
但至于有没有人帮你加固屋顶,或者组织你躲到地下室去,那好像就跟他没关系了。
监管这东西,要是只停留在发个文件、打个电话,那它跟村口站着的稻草人有啥区别?
看着挺唬人,鸟都不怕。
当一家公司敢把停运通知当厕纸,当一个地方能把人命关天的大事捂得密不透风,我们真正该害怕的,早就不只是那阵海风了。
那咱们这些普通人咋办?
凉拌。
只能自己多长个心眼,在泥潭里自己学着怎么不陷进去。
天气预报说有妖风,咱就别去海边浪,也别在那些摇摇欲坠的广告牌底下思考人生。
开车的朋友,把速度放下来,离那些被风吹得左右摇摆的大货车远点,你永远不知道它下一秒会不会给你表演个“横移”。
说到底,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谁是谁的保护神。
你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自己的脑子和对危险的嗅觉。
千万别傻乎乎地,把自己的小命交到那些连天气预报都不信的赌徒手上。
现在,那几个该负责的人是被抓了。
可我总忍不住想,那4个再也回不来的人,他们本来该有个什么样的以后?
也许正计划着下一次全家旅行,也许还等着孩子打来的问候电话,也许,就只是想在那个普普通通的下午,吹吹海风,发发呆。
可惜,那天的风,不仅吹翻了一辆车,也吹碎了四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