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内部激烈冲突爆发!乌克兰援助陷入危机,前线乌军军粮受影响

2025-11-23 02:13 139

前言:

2025年11月初,《政治报》披露一条消息,把俄乌冲突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摆到台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考虑暂停向乌克兰提供资金。

这可真不是小事,说实话,从2022年战事爆发到现在,乌克兰的日子基本上靠外来援助维持着。要是IMF那边的钱一断,前线的战士们、后方的公务员们都得心慌意乱。

说起来,IMF其实也没想搞得那么紧,要怪就怪欧洲那帮人。早在两年前,欧盟为了对俄加大制裁力度,把俄罗斯海外的两大块财产给冻结了。

一方面是俄央行大概260亿欧元的资产,主要都放在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里;另一块则是俄企业和高官的资产,总数大约1400亿欧元。

当时欧盟内部觉得挺不错:把这些资产合法没收了,直接用来支援乌克兰,不仅能惩戒俄罗斯,还能帮乌克兰渡过难关,真是一箭双雕。

没想到,到了要决定的时候,比利时、意大利、法国这几个国家竟然突然站出来说“不能这样”。

欧盟内部爆发剧烈冲突

这三个国家反对的原因,其实摆明了都是为自己利益打算盘。先说经济上的关系,意大利和法国跟俄罗斯在能源和贸易方面可说是粘得紧紧的,比方说,意大利一些企业靠俄罗斯的天然气维持生计,法国的农产品也有不少销到俄罗斯去。

要真要把俄罗斯的资产没收掉,俄方回来肯定不干,会搞个报复行动,比如禁止买他们的产品或者断掉能源供应。这一搞,国内的企业都得闹腾,经济压力顿时都压到政府身上,谁也扛不起这份责任啊。

更让人头疼的还是法律和政治上的风险。比利时的首相德韦弗早就表态过:“如果这事儿被国际法院判定为非法,责任由谁来担?”

得提醒一下,欧洲清算银行位于比利时,很多俄央行被冻结的资产都在那里,一旦俄罗斯提起诉讼,比利时可是第一受害者,赔钱的可能性相当大呀。

而且这三国都担心一开这个头,今天欧盟能随意没收俄罗斯的资产,明天其它国家是不是也会这么对他们?

比方说,法国在非洲那边有不少资产,意大利在南欧也有投资,要是“资产安全”变成了空说,到时候谁还敢把钱往欧洲这边投?

正因为这三个国家不肯让步,欧盟的方案一下子就卡住了。不过,欧盟自己也列出了个时间表,规定到2025年12月之前得搞明白这些资产怎么处理。

他们这么着急也是有原因的,毕竟之前承诺要给乌克兰1400亿欧元的援助款,其中第一批80亿欧元的“赔偿性贷款”本打算在12月就发放了。

要是这笔钱到不了,乌克兰下个月的军费和公务员的工资就得愁眉苦脸了。

更让人关心的是,除了这笔1400亿欧元的长期援助,欧盟在2024年还推出了500亿欧元的“乌克兰援助机制”,专门应对2024到2027年的资金需求,到2025年11月已经拨出了超过150亿欧元,可即使这样,也难以弥补乌克兰的财政缺口。

更尴尬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就说了:要是在12月之前欧盟谈不妥资产的问题,他们就会停止对乌克兰的所有财政援助。

这事可不是吓唬人,翻翻IMF和乌克兰过去的合作记录就明白了,这个机构一向不做赔本的买卖。

乌克兰在1992年才加入IMF,可到了1994年才得到第一笔援助,那是因为当时的总统库奇马承诺推行经济改革,而之前的克拉夫丘克总统不配合,IMF一分钱都没打款。

多国对俄依赖严重

到1999年那会儿,因为乌克兰议会没批准2000年的平衡预算,IMF就直接暂停了资金支持,结果让乌克兰差点就发生债务违约。

现在IMF和欧盟的态度,其实就是在盯着“钱源”是否稳妥。要是欧盟搞不定俄罗斯的资产,乌克兰又怎么能偿还IMF的贷款?总不能老是靠“借新还旧”来过日子吧。

欧盟里面闹得沸沸扬扬,乌克兰那边压力也大得很。据泽连斯基团队透露,乌克兰的国防工业才刚刚启动了三成左右的产能,要是1400亿欧元的援助款能及时到位,估计产能能回升到七成多。

更要紧的是,资金的来源大大减少。根据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2到2024年欧美对乌克兰的支持总额分别是740亿、790亿、890亿欧元,但目前美国大幅度减少援助,那些曾经承诺的钱也一直没到位,乌克兰的资金链立马就变得紧张了。

欧盟也不是没想过打退堂鼓,最近在考虑“B计划”,可两条路走下去都像踩在烫手山芋上一样难受。

第一个方案是“欧盟集体借款”,也就是联合发行债务,借到的钱用来支持乌克兰,之后大家按照经济状况分摊还款。

这个办法不用动俄罗斯的财产,又避免了法律上的麻烦,但德国、荷兰这些“抠门”国家第一个不愿意答应。

德国现在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缓得跟蜗牛似的,政府债务快逼近欧盟规定的上限了。荷兰也是如此,百姓本来对援乌就有看法,再让他们多掏钱,议会都过不了关。

要说当年2010年的欧债危机,欧盟都是靠一起借钱挺过来的,现在没人愿意再重蹈那个覆辙了。

第二个选择就更离谱了,慢吞吞地不怎么管乌克兰,只提供点人道主义援助,让他们自己跟俄罗斯拼。

这招能帮欧盟省点钱,可脸面就彻底没了。

之前欧盟总喊着“长期支持乌克兰”,一转脸就说撤,说白了在国际上挺丢人,没点诚信。再说了,东欧的波兰、波罗的海几国本来就跟俄罗斯不对付,要是欧盟真放手,这些国家估计得翻脸,原本就散沙似的欧盟,说不定真能分崩离析。

所以这个选项看起来挺像个“威胁”,可实际上没人敢真选它。

全世界经济被引爆

更让人烦恼的是,欧盟里的分歧似乎越发明显。斯洛伐克总理菲佐早就表态:“2026、2027年乌克兰的军事支出,我一分担不了,也不签保障协议,斯洛伐克一分钱都不出。”

自从2023年他上台以后,斯洛伐克就停止了对乌克兰的国家军事援助,只允许企业私下出售武器。

匈牙利就不用说了,长期靠俄罗斯的天然气和原油维生,欧盟想禁俄能源供应,人家直接回应:“这会毁掉我的能源安全”,还威胁要到法院去告一告。

一方面,东欧国家奋发帮忙乌克兰、顶撞俄罗斯;另一方面,西欧和南欧国家又怕惹事儿、图谋着保护自身利益,两边根本就不是在一条战壕里行事。

美国这边也不怎么靠谱,本来欧盟还希望美国能帮忙挺一把,可惜美国心里有鬼,打得算盘打得挺精细。

他们害怕触动俄罗斯的资产,会损害美元的地位,要是别的国家觉得“美国的资产也不稳当”,都不敢把钱交给美国,美元的霸主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再加上,美国国会每次批准乌克兰的援款总是陷入卡壳,今年一月特朗普重回白宫后,关于对乌援助的政策更是摇摆不定,一会儿给一会儿收,乌克兰想靠美国救急,基本上指望不上了。

目前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在12月18日至19日的欧盟峰会,这基本上就是一场“生死赌局”。

要是那会儿谈不拢,乌克兰可就真悬了,没钱买军事装备,国防产业也难提升产能,士兵可能连弹药都不足;公务员工资也发不出来,后方的社会秩序都可能出问题。

欧盟之前给乌克兰的超过800亿欧元的援助,要是付诸东流的话,不仅浪费大,还会让全世界笑话说他们“没个领导力”。

要是真的想达成协议,那难度,可比登天还高哩。第一得搞定德国、荷兰,让他们愿意一起承担债务,或者答应用俄罗斯的财产作保障。

接着,乌克兰这边也得让步,毕竟欧盟早就盯着他们搞反腐改革,要是乌克兰不听话,欧盟里面反对的声音估计还得更大喽。

最后还得给比利时、意大利、法国做做工作,要么让他们保证一起扛法律风险,要么想点别的办法,帮他们减少点损失。

要在一个多月里把这事儿全部搞定,光想想都觉得挺不容易的。

结语:

说到底,欧盟现在真的挺为难的。要是不帮乌克兰,之前花的那些努力都得打水漂,还会丢掉国际信誉和战略上的一些优势;要是出手了,可没预算、没有统一的看法,还怕惹来法律上的麻烦。

原本西方一直喊着要“坚决挺乌克兰”,可一遇到钱的问题,推托推拖的态度一露面,真是让人看清了他们的真实想法。

十二月的峰会临近得越来越快,乌克兰的未来走向、欧盟的颜面,都系在这场谈判的成败上头。

要是谈崩了,乌克兰前线的炮火可能会变得更猛,欧盟内部的深层矛盾也会更加激烈;要是谈成功了,也不过是暂时松了口气,接下来1400亿欧元的援助到底怎么落实、俄罗斯会不会有后续动作,还是一堆悬而未解的问题。这场围绕“钱”的较量,比前线的战斗还能复杂得多。

足球资讯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