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说对了:中国的下一个红利,不靠生娃靠人!

2025-11-24 05:09 193

过去十二个季度,出生率持续负增长。2024年,全国初婚人数第一次跌破1000万。一线城市养一个孩子到成年,要花 276.8万元。年轻人说得直白:“不是不想生,是太卷了。”“房贷还没还完,我哪敢再生一个娃跟我一起吃苦?”这样的对话,现在在中国无数家庭里上演。

01 政策转向:从“催生”到“人口高质量发展”2025年一季度人口数据一出来,总人口跌破 14.1亿。生育率连续12季度负增长,新生儿数量创下 75年来最低。一系列“鼓励二胎、三胎”的政策,效果远没有预期的那样火。国家终于亮出了人口政策转向的“信号灯”。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首次把“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倡导积极婚育观”“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放在核心位置。其实,“积极婚育观”这几个字,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了。

2025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人口高质量发展研究揭榜攻关活动的通知》,把“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列为三大重点方向之一,并要求深入研究当代人的婚育观变化。这说明思路真的变了——不再单盯生几个孩子,而是聚焦“人口高质量发展”。卫健委的雷海潮在发布会上说得很清楚:这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框架。人口学专家何亚福也指出:“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先结婚再生育。要想提高生育率,得先让结婚率上去。”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5》,2024年全国初婚人数只有 917.23万人——几十年来头一次跌破千万。

02 年轻人不生:不是任性,而是现实太硬生育率下滑的背后,是年轻人的压力山大。最新调查显示,58.3% 的育龄人群明确表示不想生孩子,比五年前高出近16个百分点。最大的问题还是钱。数据显示,在一线城市,养一个孩子到成年要花 276.8万元;三四线城市也要 132.5万元起步。住房、教育、医疗——每一样都像吞金兽。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也在重塑婚育观。受教育越多、事业发展越快,生育的机会成本就越高。没有哪个时代,像现在这样让女性清楚地意识到:生孩子,的确会影响事业发展。同时,家庭结构变小,兄弟姐妹少,父母的爱和资源全给了一个孩子,结果就是——个体意识更强,自我实现和享受生活成了优先级。对很多年轻人来说,组建家庭,不再是“人生必须”。

03 新思路崛起:从“人多”到“人强”老一套的催生政策不见效,新思路应运而生。经济学家马光远在2025年初的演讲中说:“人口红利要重新定义。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时代,人口数量的优势正在减弱。真正的竞争力,来自人力资本质量、创新能力和产业升级。”这句话,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马光远进一步指出:“我们不需要再回到高生育率的年代,而要学会适应新的形势。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推动技术创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口发展之路。”

中国社科院2025年发布的《人口与发展研究报告》也给出数据支持:目前阶段,人力资本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人口数量,成了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林毅夫常委也在发言中强调,要让“人口规模优势转化为质量红利”,加快教育体系完善,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设。04 系统重构:打造全链条支持体系有了新方向,政策层面也在全面“换挡”。不再只是发补贴,而是从整个社会系统去重构支持网络。202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倡导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

地方也在跟进。广东云城区从2021年起就开始婚俗改革,建设“家庭驿站”、婚姻辅导中心,办集体婚礼、拍短片、搞宣讲,让婚育文化更现代、更接地气。上海则把婚姻辅导、婚育宣传、托育、医疗和生育保险统筹推进,在社区和登记处设常态化服务点。养老体系也在同步升级。养老金全国统筹已在 8个省 试点启动,中央调剂资金年增 2400亿元;从2025年起,男女退休年龄小步快跑,目标是 65岁。与此同时,“银发经济”全面提速——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康养旅游、老年教育都在加速发展。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25万亿元。

05 普通人怎么应对这股大浪?对普通人来说,与其纠结“人口啥时候回升”,不如正视现实。未来的机会在哪?就在养老、健康、照护这些新兴产业。教育支出不必再“疯涨”,而医疗、长期保障和适老化投资反而更重要。职业方向也会随之变。照护服务岗位会暴增,“陪伴经济”“长寿经济”正在成为新的蓝海。不管生不生,都别忘了终身学习。知识经济时代,最值钱的资产就是你的学习力和创新力。步入中老年的群体,也可以通过再就业、志愿服务等方式继续发光发热,做社会的正能量,而不是被动的负担。马光远说得很透:“适应,不是认输,而是聪明的选择。提前布局的人,才能在下半场拿到主动权。”随着“十五五”规划逐步铺开,“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已渗透到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从养老金统筹到银发经济,从户籍松绑到人才引进,一整套新人口生态正在成型。生育率的数字背后,是千千万万普通人,在现实压力和未来期待之间的平衡与挣扎。而从“人多”转向“人强”,或许正是中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口强国”的关键一步。

足球资讯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