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释放重磅信号,A股迎来政策资金双支撑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回稳向好势头”,首次将“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与“提振投资者信心”并列提出。 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强调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并单列“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同时,国家发改委同步发布《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禁止基金投资淘汰类产业及股票投机,强制聚焦科技创新与核心技术攻关。 政策组合拳直指市场痛点,为A股注入强心针。
政府投资基金新规落地,国家队瞄准硬科技
政府投资基金迎来史上最严新规:国家级基金需联动地方资本,集中火力支持跨区域重大项目,重点解决“卡脖子”难题。 创业投资类基金必须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包括核聚变、高温超导等未来产业。
新规明确“三禁”,禁止明股实债、禁止炒股票、禁止跟风重复建设,并建立“政策符合性60%+布局优化30%+执行能力10%”三级评价体系。 对考核排名靠前的基金给予项目推介和要素保障激励,落后基金将被约谈整改。 中核集团已联合多家央企注资114.92亿元成立聚变能源公司,推动核聚变商业化落地。
增量资金结构生变,外资加速回流A股
近期市场突破3600点背后,资金格局呈现三大变化:融资余额飙升至1.96万亿元,较6月底增长1274亿元,散户和私募成为主力;海外中国资产ETF两周净流入15亿美元(约108亿人民币),外资回流信号明确;保险资金每年新增保费的30%将投入股市,试点规模扩至1000亿元。
6月以来,外资集中加仓电力设备、医药板块,港股通资金则偏爱金融与消费医疗,公募基金港股持仓比例升至18.8%。 招商证券监测显示,主动偏股基金赎回压力缓解,下半年有望转为净申购。
市场结构深度转型,科技制造取代地产金融
A股行业结构正经历历史性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达2700家,市值占比超40%,较10年前提升28个百分点。
2024年新上市企业中90%属高新技术领域,2025年该比例持续维持高位。 千亿市值公司中科技企业占比从12%跃升至27%,传统金融地产权重收缩。
资本市场功能从融资主导转向投融资平衡,2024年上市公司分红2.4万亿元、回购1476亿元,总额为IPO与再融资的2.1倍。 沪深交易所数据显示,全市场盈利筹码占比达83%,均线呈多头排列。
反内卷政策重塑行业格局,钢铁光伏迎供需逆转
7月政治局会议首次系统部署反内卷路径:依法治理无序竞争,推进钢铁、水泥、光伏等十大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行为。
政策效果已显:螺纹钢库存连续7周下降至历史低位,行业ROE跌至2.1%的十年最低点;光伏硅料价格两周反弹18%,多家企业上调三季度开工率。
包钢股份凭借高性能钢材中标雅鲁藏布江水电项目,钢铁板块市盈率修复至8倍,仍低于历史均值30%。 工信部透露,钢铁、有色、石化行业稳增长方案即将出台,强制淘汰450立方米以下高炉。
AI算力与机器人引爆科技主线,业绩兑现成关键
全球AI军备竞赛白热化:美国五大科技巨头Q1资本开支同比增64%至742亿美元,英伟达对华恢复销售H20芯片。 国内月之暗面发布Kimi K2模型,多项测试超越GPT-4。
硬件端,工业富联二季度AI服务器收入增长60%,800G交换机收入达去年3倍;寒武纪思元590芯片获49.8亿元定增支持。 机器人领域,智元机器人拟21亿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权,刺激后者股价16天涨1083%触发停牌。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数据显示,国内视频生成软件下载量全球第一,企业端AI服务需求季度环比增47%。
消费与高股息板块成避风港,估值优势凸显
政策驱动下消费板块价值重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出台后,服务消费成新抓手,旅游预订量同比增32%,电影暑期档票房破70亿元。
高股息资产经历调整后性价比突出:银行板块市净率0.52倍,股息率5.8%;电信运营商股息率达7.2%,超过10年期国债收益率230个基点。 港股互联网龙头估值较纳斯达克折价超50%,美团、快手等公司回购金额同比增长195%。 部分港股医药公司市值逼近现金储备,3倍PS估值低于国际成熟药企的5倍PS。
监管强化遏制炒作,题材股风险暴露
监管层对过热题材采取精准打击:上纬新材因16个交易日涨10倍被强制停牌核查,公司公告称控制权变更存不确定性,基本面未显著改善。 两融新规要求券商严控高波动个股担保比例,程序化交易监管新规对高频交易降频降速。
7月以来证监会累计发布12份股价异动警示函,约谈7家炒作概念上市公司。 反内卷政策也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光伏行业已有23GW低效产能关停,锂电池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至78%。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