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海峡,这名字一听就带着股海风咸味儿,它呀,就卡在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像条细长的丝带,从东南一路伸向西北,足足绵延了1080公里。你说长不长?
它西北边最宽的地方,能有370公里,像个张开的怀抱。可到了东南角,突然就收紧了,窄得只剩下37公里,简直是瓶颈。
全球贸易,四分之一的货船都得从这儿过。石油运输?更是将近三分之一!每天200多艘货轮排着队,平均五分钟就有一艘巨轮晃悠过去。这哪是海峡,简直是全球经济的“心跳”啊!
对咱们中国来说,这地方的意义,那就更不得了了。你想想看,咱们每年进口的石油,八成都得从这儿走。
每天,足足八百万桶黑金,就挤在那最窄、最让人提心吊胆的3公里水域里。一旦这航道有个风吹草动,咱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那可真要面临大麻烦了。
所以啊,马六甲海峡,不光是全球贸易的“咽喉”,更是咱们中国经济命脉的“安全阀”,重要程度,怎么说都不为过。
这马六甲海峡,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你想,16世纪那会儿,葡萄牙人眼疾手快,第一个抢了地盘,建了殖民地。
到了17世纪,荷兰人又把他们挤走,自己坐了庄。19世纪,日不落帝国英国人又来了,直接把这水道给攥在手里。
二战时候,连日本都想插一脚,可见这地方的诱惑力有多大。现在呢,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这三国共同管着,可外部势力,从来就没消停过。
就说美国吧,在新加坡的樟宜海军基地,那可是实打实的有军事存在。他们的军力,明面上说是维护航运安全,可谁知道背后打的什么算盘?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人就是想通过控制马六甲,来牵制咱们中国的发展脚步。2012年,奥巴马政府就搞了个“亚太再平衡”战略。
直接把六成的美国海军战舰,都调到太平洋来了。这摆明了就是秀肌肉,想给咱们中国一个下马威,战略威慑的意味,简直不要太浓。
堵不如疏,海峡困局怎么破?
马六甲海峡这地方,地理条件实在太特殊了,太容易被人拿捏了。东南端最窄的地方才37公里。
而咱们中国石油运输,真正要命的“冒险”水道,更是只有区区3公里宽。你说,这像不像把命脉放在别人手里?
这么狭窄的地形,一旦打起仗来,或者真有个什么冲突,想封锁它,简直不要太容易。从16世纪葡萄牙人到19世纪英国人。
几百年的争夺史,都在反复证明,这地方就是全球战略的“香饽饽”,谁都想咬一口。美国在这片区域的战略部署和那些小心思,一直就没离开过对这条关键水道的控制。
他们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设点,就是最直接的证据,赤裸裸的战略布局啊。就拿最近的事儿来说,美国政府声称要拦截伊朗油轮。
表面上是冲着伊朗去的,可背后呢?谁不知道,他们就是想切断咱们中国的石油供应,给咱们的经济发展使绊子,你说气不气人?
面对马六甲海峡这个让人头疼的战略困境,咱们中国可没傻等着。咱们展现出的智慧和韧性,简直让人拍手叫绝!
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就是要构建多元化、去风险化的能源和贸易通道,彻底摆脱被“卡脖子”的局面。
陆海联动,走出一条新路子
这其中一个大招,就是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ECRL)。2016年,咱们和马来西亚一拍即合,启动了这个大项目。
这条铁路从马来西亚的关丹港出发,一路向西延伸。它未来会联通泰国、老挝,最终接入咱们中国的云南省。
这不就是给货物运输,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陆路大动脉嘛!一旦建成,咱们的货船就不用再绕远路走海运了。
直接改走陆路,能省下足足1200公里的航程!不光是距离短了,运输成本也能降低三成,效率更是蹭蹭往上涨。
更厉害的是,咱们中国控股的关丹港,就成了咱们在东南亚的一个稳稳的战略支点。它对咱们南海舰队的物资补给,那可是有着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想想都觉得踏实。
不过啊,这工程也不是一帆风顺。2017年刚开工就碰了钉子,当地有些右翼组织跳出来,指责咱们用汉语旗帜是“经济殖民”。
马来西亚的环保组织也嚷嚷着环境问题要停工。2018年,马来西亚新政府更是直接叫停,还要求咱们退钱。
咱们中国呢?先是启动了法律程序,索赔361亿的违约金,摆明了态度。可到了2019年,马来西亚重新找咱们谈判。
咱们展现出了大国风范,适当降低了成本,最终让项目顺利重启。这叫什么?这叫有理有节,以柔克刚!
除了陆路通道,咱们在海洋战略支点上,也早就布下了棋子。最近,柬埔寨的云壤海军基地,预计2025年就要正式启用了。
这个基地,离马六甲海峡才400公里,这战略位置,简直是绝了!基地的码头长达363米,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咱们“辽宁号”那样的大家伙,都能轻松靠岸!还有个5万吨级的干船坞,给军舰做维修保养,那也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