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刚把炸弹扔在多哈,沙特扭头就拉巴基斯坦签生死状,明摆着告诉老美:你的保险单我不想要了。
9月17日利雅得,沙特王储萨勒曼和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把名字写在同一张纸上。纸不大,分量吓人:谁打我,咱俩一起上。
这份协议把“挨打”定义得很死:外敌入侵才算,内乱不算。沙特最怕的就是以色列飞机再来一次,巴基斯坦最怕的是印度背后捅刀,两边各取所需。
签字现场没提美国,可每个人都清楚这事儿就是冲着美国去的。美国过去拍着胸口保证海湾安全,结果以色列把卡塔尔炸了,美国一句话没拦。沙特心里拔凉,直接换备胎。
备胎就是巴基斯坦。别看它平时被印度压得喘不过气,手里握着核弹,陆军规模全球前列,沙特现在最稀罕的就是这股狠劲。
协议写字少,留白多。沙特出钱,巴基斯坦出人,两边把核保护伞三个字摆在桌面。沙特记者跟路透社说得很直白:巴基斯坦得把核弹当伞给沙特打着。
这事儿的连锁反应比协议本身更热闹。巴基斯坦一夜之间成了海湾的保安队长,印度在中东精心攒的围堵圈直接破功,以色列发现自己可能同时面对伊朗和巴基斯坦两条战线。
美国最尴尬。它前脚还在劝沙特增产石油,后脚沙特就去找新靠山。更尴尬的是,这新靠山还是美国曾经的反恐搭档,关系熟得很,武器系统都通用。
沙特下一步动作也不难猜。协议里留了个小口子,写着“必要时可邀请第三方参与联合防御”。利雅得私下早跟北京通气,希望哪天把中方也拉进来,给自己再加一道锁。
巴基斯坦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沙特一开口就是几百亿美元军购,枭龙战机、导弹、潜艇订单全往伊斯兰堡飞。印巴空战刚打完,巴空军正愁没钱升级,这下直接满血复活。
最难受的是印度。莫迪前脚访问阿联酋刚签了能源大单,后脚沙特就跟巴基斯坦结盟。印度想在中东孤立巴基斯坦的计划彻底翻车,现在得防着巴基斯坦从西边包抄。
以色列也笑不出来了。原本想借空袭震慑伊朗,结果把沙特逼到对方阵营。以后以色列飞机再起飞,对面可能不是伊朗雷达,而是巴基斯坦的歼-10CE和沙特买的预警机。
海湾小国更慌。卡塔尔刚被炸,科威特、巴林都在算日子。他们过去靠美国罩着,现在发现美国罩不住,赶紧派人去伊斯兰堡探口风,看能不能也签个类似协议。
美国智库连夜开会,结论很悲观:不是中东不需要美国了,是美国自己把信用玩没了。以色列想打谁就打谁,美国不拦,那海湾国家只能自己找伞。
对普通人来说,最直接的感受是油价。沙特现在有了巴基斯坦撑腰,减产更有底气,国际原油应声上涨。加油站老板看着屏幕偷笑,车主只能默默掏钱包。
协议全文没提中国,可每个字都在给中国铺路。沙特想要的远程雷达、反导系统、卫星情报,巴基斯坦自己搞不定,最后还得找北京。利雅得算盘打得精:先拉巴基斯坦,再请中国,三步并作两步走。
这场变局里最魔幻的是,十年前巴基斯坦还是美国的小弟,现在摇身一变成了沙特的保镖。世界变化太快,连当事人都没反应过来。
中东的天空越来越挤,飞机越来越多,雷达越来越密。以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现在多了巴基斯坦,以后可能还有中国。小国们左右张望,琢磨着该抱谁的大腿。
协议签完当晚,沙特国防部推特发了张图:王储和巴基斯坦总理并肩站着,背后是一排导弹模型。配文只有一句话:“我们的朋友来了。”美国驻利雅得大使馆转发了这条推特,一个字没评论,尴尬溢出屏幕。
巴基斯坦网友狂欢,印度网友骂街,以色列网友开始查地图算飞行距离。全球热搜上挂着同一个话题:中东变天。
最有趣的是,协议里还有一条不起眼的条款:双方同意共享军事医学研究成果。沙特有钱做生物防护,巴基斯坦有高原作战数据,两边一合计,指不定搞出什么黑科技。
这场结盟没有仪式感的礼炮,没有红毯,只有两张签名纸和一把核大伞。沙特用它告诉世界:安全感不是美国给的,是自己买的。
巴基斯坦用它告诉印度:你堵我东边,我绕你西边。中东用它告诉美国:你的游戏规则我们不玩了。
现在轮到其他国家做选择题:是跟美国继续赌,还是去伊斯兰堡排队?
世界很大,江湖很小,一纸协议掀桌子,下一步谁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