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战猛龙,伊森接连爆发,双塔慎用,谢泼德可完全舍弃!

2025-11-22 04:57 139

北京时间10月30日上午,NBA常规赛上,休斯顿火箭客场挑战多伦多猛龙。 火箭最终以139-121大比分击败对手,迎来新赛季首次连胜。 此役火箭全队7人得分上双,团队进攻流畅,但比赛过程中暴露的战术调整与球员定位问题同样值得深挖。

替补锋线塔里·伊森成为本场关键奇兵。 他在首节结束前命中一记超远压哨三分,帮助火箭以39-30领先结束第一节。

第三节末段,伊森再次命中压哨三分,将分差扩大至106-91。 全场比赛他贡献14分5篮板4助攻,三分球3投2中,延续了上一场对阵篮网时三分7投5中、砍下22分的火热手感。

伊森的爆发并非偶然。本赛季他主动拒绝火箭4年9000万美元的提前续约合同,选择在“合同年”赌上自己的未来。

此前他因伤病出勤率不高,但近期通过加练三分和防守细节,逐渐转型为空间型锋线。 主帅乌度卡在赛后评价:“他的投篮充满自信,进攻空间因此改善”。

火箭本场首发继续沿用奥科吉、杜兰特、史密斯、申京和阿门的“五小阵容”,而亚当斯则担任替补中锋。 这一调整源自赛季初的教训:此前乌度卡试验申京与亚当斯的双塔组合,结果球队连输两场,攻防节奏滞涩。

本场比赛,火箭在次节一度尝试双塔配置,但效果不佳。 猛龙趁机利用外线火力轰出12-3的攻势,一度反超比分。 数据显示,火箭使用双塔时段,防守端移动缓慢,被对手投进12记三分。

而回归五小阵容后,球队凭借换防速度和篮板保护重新掌控局面。 全场火箭篮板数以53-22碾压猛龙,其中前场篮板17个,二次进攻得分23分,成为取胜关键。

双塔的局限性在现代篮球中愈发明显。 参考中国女篮亚洲杯的案例,双塔战术虽能强化内线压制,但面对快节奏球队时容易暴露机动性不足的弱点。 火箭本场的胜利进一步验证了“空间与速度”在现代篮球中的优先级。

新秀谢泼德本场表现挣扎。 他在次节连续错失空位投篮,导致猛龙打出反击扳平比分。 全场他仅得3分,正负值为-5,攻防两端存在感薄弱。

谢泼德的问题并非偶然。 球探报告指出,他虽拥有大学时期52.1%的三分命中率,但NBA级别的对抗下,其定点投篮效率从每回合1.514分暴跌至0.813分。 同时,他身高仅1.87米,臂展不足,防守端易被针对,挤过掩护和应对假动作的能力均有欠缺。

火箭此前曾将谢泼德视为范弗利特的潜在替代者,但其持球组织能力尚未展现。 本赛季他场均仅获13分钟出场时间,多数回合仅作为无球终结点使用。 对比步行者队的同名新秀本·谢泼德,火箭的谢泼德仍需明确发展方向。

除伊森外,火箭其他核心球员均发挥稳定。 杜兰特19投11中砍下31分5篮板3盖帽,生涯罚球数超越乔丹升至历史第七,史密斯三分9中4得到25分5篮板5助攻,首节独得10分;申京更是以8次出手高效贡献18分8篮板9助攻的准三双。

猛龙方面,英格拉姆和巴恩斯分别得到29分和31分,全队投进21记三分,但内线失守和篮板溃败让他们的火力付诸东流。

火箭的连胜源于乌度卡的果断变阵。 弃用双塔、重用奥科吉首发,不仅解放了进攻空间,还让伊森等替补球员获得更多发挥余地。 然而,谢泼德的成长困境也反映出球队在后场深度上的隐患。 范弗利特因伤缺阵后,火箭亟需在控卫位置上找到更可靠的解决方案。

足球资讯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