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着粉纱的轮椅女神,把402亿吸成空气。”
2016年呼和浩特,千人会场灯打得像演唱会。轮椅被齐刷刷举过头顶,粉纱后面的人一句真声都没出,下面已经喊哑嗓子:给格锐三年,还你三世富贵。没人拍到正脸,保安一句“美国制裁”就把手机全按下去。那天起,“花花”成了地下金融圈最香也最邪的代号。
三年没到,雷先炸了。蓝天格锐停摆,账上只剩空气,402亿人民币被掏得干干净净。警方一查,11.4亿早被换成比特币,硬盘一拔,人溜了。轮椅女神扔下空壳,坐着轮椅也能跑路,这操作把受害者看傻。
她溜到老挝,换了假护照,飞伦敦。英文不会,腿也装病,却敢在华人微信群里发招聘:月薪四千元英镑,干珠宝和房地产助理。穷到住地下室的温简秒回信息,第二天就搬进汉普斯特德六居室,半年租金当场刷卡,房东都惊了:谁搬家带半箱子硬盘?
温简后来跟警察交底:老板每天二十小时躺床,盯着电脑买币卖币,手指都不抬一下。自己负责跑腿,把比特币换成现金,再换成奔驰、爱马仕、学生名校学费。一趟哈罗德扫货顶她过去半年工资,她边刷卡边嘀咕:这钱干净吗?心里打鼓,手却停不下来。
2018年英国开始严管加密币,提现通道缩紧。花花干脆让温简拿币直接买豪宅,标价2350万英镑。律师盯着问资金来源,温简支支吾吾,一句“家族信托”来回绕,绕到警察上门。清晨六点,警察冲进来抱走电脑,6.1万枚比特币被冻,花花趁乱溜走,轮椅都不要了。
警方当时没搞懂硬盘值多少钱,随手贴上证物袋。温简被抓已是三年后,2021年收监,2024年判了六年八个月。警方回头翻仓库,发现那袋比特币从几百万涨到几十亿英镑,一跃成了英国最大数字资产扣押案。网友调侃:证物室比投资大神还会炒币。
2024年4月,约克郡一间出租屋房门被踹开。穿慢跑裤的女人当场被按,裤兜里摸出新的加密钱包。她熬到开庭才把密码吐出来,里面躺着6700万英镑的币,她最后的私房钱。庭审现场,她终于把轮椅和面纱一起扔掉,低头认罪。法官问还有话吗,她摇头:累了,不演了。
天津警方同步发通报:正和英国对接追赃,别信民间“帮忙回款”的骗子。12万受害者听到消息,第一反应不是高兴,是怕再被骗第二次。有人当年把养老钱all in,有人卖房加杠杆,如今只剩微信群里的转账截图,和警方登记网页上冷冰冰的编号。
英国皇家检察署现在握着五十多亿英镑的加密资产,财政部悄悄打听过:能不能先拆东墙补西墙?按英国法律,没人认领就充公,警方和内政部对半分。但国内受害者律师怼回去:钱是中国老百姓的血汗,英国政府收手续费可以,想全吞没门。
赔偿方案还在纸上谈兵。有人算过,2017年投十万,现在光币值就飙到一千一百万,到底按哪个数赔?按本金,受害者骂街;按现价,英国财政部肉疼。两边拉锯,时间一年年耗,群里天天有人问:我的编号排到第几位了?
那栋没买成的汉普斯特德豪宅至今空着,门口贴着封条,路过的小孩问爸妈:里面闹鬼吗?爸妈摇头:没鬼,都是贪心。花花在庭上听见这句话,没抬头,只抠了抠指甲缝里的金粉,那是她曾经给温简买包时蹭上的。
温简在监狱写信给儿子:妈当年只想让你读名校,没想到学费沾了灰。儿子回信:妈,我在食堂打工,学费自己挣。信纸背面是监狱统一印的规则,不许用香水,不许留长指甲,温简看完抬头望铁窗:连指甲都没得涂了。
花花进去后,币圈有人把“花花”做成表情包:面纱一掀,下面写着“风险自负”。老人们看不懂梗,只在群里转发警方提示:别二次上当。转完继续刷网页,看看今天有没有新的登记入口,手指抖得像筛糠。
英国警方拍了个纪录片,镜头里花花被押着走,字幕却打出“bitqueen垮台”。弹幕飞过:queen个头,明明是老千。导演没剪进去的是,拍摄那天花花问警察:能给杯热水吗?警察说可以,她补一句:要加两片柠檬。老习惯还没改。
纪录片上线那天,比特币又涨了一波。有人哭笑不得:主犯都坐牢了,币价还蹭热度。受害者群里一片哀嚎:早知如此,当初囤币不投项目多好。哀嚎归哀嚎,下一秒有人发链接:新项目,稳赚,投吗?群主秒踢人:还来?不长记性!
豪车、豪宅、名校、轮椅、面纱、比特币,这些词放在一起像段子,却是12万人真实的噩梦。花花把舞台搭得够花哨,观众自愿掏出真金白银,散场才发现灯光一灭,连轮椅都是租的。
她认罪的第二天,汉普斯特德豪宅门口多了束白花。卡片没留名,只写一句话:三年前我也在场,今天来收点利息。风吹过来,花瓣掉在封条上,像给贪心盖了个戳。
币价还在刷历史新高,受害者人数却不会再涨。花花案把“高息”两个字钉在耻辱柱上,可搜索引擎下拉框里,“高息理财”依旧热得烫手。人呐,记吃不记打,下回换个面纱,保不齐又有人冲上去举轮椅。
现在轮到英国法官头疼:这笔钱到底怎么分?受害者、财政部、警察、律师,四方眼睛都瞪得通红。窗外比特币行情又跳红,法官揉揉太阳穴:判完币价又翻倍,这戏还怎么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