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号,利雅得机场静悄悄的,没有红毯,也没有军乐队。
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的专机刚落地,人就直接被请进了会议室。
他和沙特方面,在一份叫《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战略共同防御协议》的文件上,利索地签了字。
表面上是签个字,桌子底下却是惊涛骇浪。整个南亚和中东,恐怕都要因此抖三抖。
协议里最要命的一句话是:“对任何一方的侵略,就是对我们两国的共同侵略”。
巴基斯坦有核弹,地球人都知道。以前大家觉得,那玩意儿就是用来跟印度掰手腕的。
可现在,这把核保护伞,一夜之间,撑到了沙特阿拉伯的头顶上。
美国大哥靠不住了
沙特为什么突然这么急着找“带刀护卫”?
看看中东都乱成什么样了就明白了。加沙的火烧了快一年,三万多条人命说没就没。
今年8月,伊朗的核设施被人给炸了,全世界都觉得是以色列干的。
紧接着9月,以色列更是胆大包天,直接派无人机把哈马斯领导层在卡塔尔多哈一锅端了。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海湾这帮富得流油的国家,个个后背发凉,尤其是沙特。
沙特王储早就放过话:“伊朗敢搞核武器,我们沙特也必须有。”
以色列那一套“不承认也不否认”的核威慑,本来还能勉强维持平衡。
可这次直接跑到别人首都杀人,这让沙特感觉,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了。
更让沙特心寒的是美国的态度。
以色列在多哈搞出这么大动静,美国就轻飘飘一句“希望各方克制”,连句重话都懒得说。
明眼人都看得出,美国的心思早就不在中东了。
去年到今年,美国从沙特撤了两千驻军,这信号还不够明显吗?
指望美国大哥来保护自己?沙特心里清楚,这比做梦还不靠谱。
巴铁这次真的硬
放眼望去,谁能靠得住?沙特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巴基斯坦身上。
就在今年5月,印控克什米尔出了事,印度和巴基斯坦立马在边境干了起来。
那真是几十年来打得最狠的一次,导弹无人机你来我往,真刀真枪地打了四天。
当时全世界都捏着一把汗,生怕一不小心就升级成核战争。
可这一仗打下来,巴基斯坦居然给自己打了个硬核广告。
印度射过来的12架无人机、3枚短程导弹,全被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给拦下来了。
这下全世界都看到了,巴基斯坦的国防实力,是实打实的。
连美国总统特朗普都亲自下场调停,巴基斯坦这波操作,面子里子全赚到了。
更关键的是,巴基斯坦背后站着谁。
前不久,中国开始向巴基斯坦交付歼-35的出口版。这还不够,后面跟着80亿美元贷款和300万吨煤炭。
这关系,可不是一般的铁。
沙特搭上巴基斯坦这条线,等于一下子拿到了核保护和常规军事的双重保险,这买卖太划算了。
莫迪的沉默震耳欲聋
这边沙特和巴基斯坦喜结连理,最高兴的当然是自己。
对沙特来说,有了核保护伞,那个投资5000亿美元的未来新城计划,总算能踏踏实实地干了。
再也不用天天提心吊胆,防着伊朗或者以色列哪天给自己来一下。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今年上半年,沙特从美国买武器的钱少了三成,从巴基斯坦买反恐装备的钱却暴涨了快两倍。
摆脱美国依赖,沙特是认真的。
巴基斯坦的好处就更直接了。
用卡拉奇大学一位教授的话说,巴基斯坦从一个“地区安全的配角”,一跃成了“主角”。
地位提升是虚的,沙特给的15亿美元防务贷款可是真金白银。
要知道,巴基斯坦今年的通货膨胀率快到30%了,这笔钱简直是救命钱。
有人笑,就有人哭。印度总理莫迪现在估计是一点也笑不出来了。
就在今年,印度和沙特还搞了第一次联合军演,甚至还琢磨着卖“布拉莫斯”导弹给沙特。
现在好了,那句“共同侵略”,等于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划下了一道血红的线。
以后再想对巴基斯坦动歪心思,就得先问问沙特答不答应。
面对这么大的变故,莫迪的反应却异常安静。
按他以前的脾气,早就跳起来高声抗议了。
可这次,只有外交部在第二天不痛不痒地发了个声明,说正在“评估影响”。
这种诡异的沉默,不是莫迪在憋大招,是他手上真没牌了。
国内经济被美国关税搞得焦头烂额,空军的米格-21又到了退役的年纪,青黄不接。
更要命的是,印度每年从沙特进口的石油占了总量的五分之一,贸易额近500亿美元。
得罪沙特?这个代价,莫迪付不起。
结语
最有意思的,其实是美国的处境。
沙特和巴基斯坦这份协议,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结结实实地抽在了美国的脸上。
有美国学者说得很直白,沙特找巴基斯坦,就是对美国安全承诺的“不信任投票”。
还有人说,一个“地区自助”的时代已经来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在中东和南亚,已经不想再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完全押在某个大国的善心上了。
海湾国家今年的会议上,已经明确提出要找更多元的安全伙伴,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名字就写在上面。
沙特的行动不是个例,是一个趋势的开始。
这纸盟约,表面看是两个国家的事,里子里,却是整个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美国想再像过去那样当所有人的老大,恐怕是越来越难了。
而对莫迪来说,家门口这道红线,将是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必须小心翼翼面对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