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人硬扛数千日军,海南岛第一枪,打得不是仗,是人心!

2025-09-11 02:29 196

1939年2月10号,海口的天还没亮透,就被一片不祥的铁灰色给压住了。

海平面上冒出来的,不是渔船的帆影,而是三十多艘日本军舰狰狞的轮廓。头顶上,五十多架飞机像一群嗡嗡作响的铁苍蝇,盘旋着,随时准备扑下来撕咬这片土地。

日军的“台湾混成旅团”,数千精锐,像潮水一样涌上海南岛天尾港的沙滩。他们装备精良,气焰嚣张,目标明确:一口吞下整个琼崖。

守岛的国民党保安团,几千号人,根本没见过这阵仗。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打击,就像一记重锤,直接把他们砸蒙了。抵抗?象征性地放了几枪,阵地就丢了,然后扭头就往定安的山里跑,跑得比兔子还快。

海口、府城,几乎是不战而下。日军的军靴踏在青石板路上,发出清脆而刺耳的声响,仿佛踩在所有海南人的心尖上。

但这群豺狼的胃口大得很,占了城不算完,他们的目光已经投向了南渡江对岸。只要过了江心的潭口渡口,整个琼崖腹地就成了他们砧板上的肉。

消息传到琼山县云龙镇时,冯白驹的拳头攥得发白。他手里的全部家当,是刚刚在“六月婆”庙里整编完成的“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

听着名头挺唬人,实际上呢?三个中队,满打满算三百来号人,枪都凑不齐。这支队伍,是共产党在海南岛点燃的唯一一小撮火苗。

日军数千人正朝着潭口渡口扑来,而挡在他们面前的,只有冯白驹这三百多条汉子。

怎么办?避其锋芒,保存实力?这似乎是唯一的理性选择。可冯白驹看着地图上那个叫“潭口”的小点,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一退,退的就不只是几十里地,而是民心,是整个琼崖抗战的胆气!

他把第一中队的中队长黄大猷和副队长符荣鼎叫到跟前,眼神里没有一丝犹豫,命令像一颗钉子砸进木板:“同志们!吃饭!饭后赶到潭口渡口去!”

八十多个人,要去阻击数千装备到牙齿的日军。这哪是打仗,这分明是拿鸡蛋去碰石头。

可命令就是命令。黄大猷和符荣鼎二话没说,带着手下八十多个兄弟,扒拉了几口饭,抓起枪就冲了出去。

从云龙镇到潭口渡口,十几公里的路,他们是跑着去的。一路上,景象惨不忍睹。拖家带口逃难的百姓像没头的苍蝇,哭喊声、叫骂声混成一片。

天上的日本飞机不时俯冲下来,机枪“哒哒哒”地扫射,把泥土路面打得烟尘四起。有的人跑着跑着,就一头栽倒,再也起不来了。

战士们的心在滴血,脚下的步子却更快了。他们知道,自己跑得快一分,身后的父老乡亲就多一分活命的机会。

赶到潭口渡口东岸时,战士们个个气喘如牛。好在,地形对他们有利。东岸地势高,西岸低,是个天然的防御阵地。

当地玉仙村的交通员冼开章,早就带着村民们在岸边挖好了战壕,甚至把村里的炮楼都给拆了,砖石全用来构筑工事。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谁是真心保卫他们,他们就跟谁一条心。

战士们迅速进入阵地,黑洞洞的枪口,隔着江面,死死地瞄准了西岸。

没多久,日军大部队就到了。他们大概没想到,这片看似已经被放弃的土地上,居然还有人敢螳臂当车。

日军没急着渡江,先是派飞机来“打招呼”。轰炸机像下蛋一样,把炸弹一颗颗扔在东岸阵地上。爆炸声震耳欲聋,泥土和弹片四处飞溅。

战士们也不是吃素的。黄大猷大吼一声:“飞机俯冲就打!”

当敌机嚣张地降低高度时,几十条步枪同时开火,子弹组成一张稀疏但坚决的网,朝着飞机罩过去。飞机不敢过分靠近,只能在高空盘旋轰炸。

轰炸一来,战士们就迅速钻进身后的密林里。烟尘散去,他们又回到阵地上,像打不死的礁石。

战斗从中午一直持续到黄昏。南渡江的水,都被映成了血红色。

激战中,第二小队四班班长李文启的左腿被弹片炸断了,鲜血汩汩地往外冒。战友要背他下去,他却一把推开,靠在战壕上,继续拉动枪栓射击,嘴里还在喊:“打!给我狠狠地打!”

数小时的对峙,日军愣是没能前进一步。他们想不通,对岸这支装备简陋的“土八路”,怎么就这么难啃。

傍晚时分,冯白驹的命令传来了:撤退。

阻击的目的已经达到,群众已经安全转移,没必要再做无谓的牺牲。第一中队交替掩护,有序地撤出了阵地。

可惜,李文启班长因为失血过多,没能挺过来。他成了琼崖独立队抗击侵琼日军牺牲的第一个烈士。

潭口阻击战,从军事规模上看,小得可怜。八十多人,打死打伤了多少日军,史料上都没有确切记载。

但这场仗的意义,根本不在于战果。它像一声惊雷,炸醒了所有被日军淫威吓破了胆的海南人。

原来,除了闻风而逃的国民党,还有一支队伍,敢于用血肉之躯,正面硬扛日本人!

这一仗,打出了共产党的威名,也点燃了琼崖人民的抗日火焰。消息传开,无数热血青年,扛着锄头,背着土枪,从四面八方赶来,要加入独立队。

短短一个月,冯白驹的队伍就从三百多人,迅速扩充到一千多人。这支火苗,从此在琼崖大地上,燃成了燎原之火。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一场看似微不足道的战斗,却能撬动整个战局的走向。潭口渡口那一天的枪声,不仅迟滞了日军的步伐,更重要的是,它打进了一样比任何武器都更强大的东西里——人心。

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讲的从来不只是力量的壮大,更是信念的传播。当所有人都觉得天要塌下来的时候,总要有人站出来,哪怕只是举起一根小小的火把。这微弱的光,或许无法照亮整个黑夜,但它足以告诉所有人:天,塌不下来。

足球资讯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