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法国爆发了大规模罢工示威活动,全法共有超过50万人参与罢工,其中首都巴黎约5.5万人
这是法国近期因反对政府财政紧缩方案而爆发的又一次大规模抗议活动。交通、教育、电力、医药等行业劳动者纷纷响应工会号召,呼吁制定“更加公正”的财政方案。
新总理的困境,罢工潮与暴力事件席卷全国
法国多个城市的街头示威活动伴随暴力及破坏事件。据法国内政部通报,全法有超过300人被捕。
受大罢工影响,一些著名文化景点如卢浮宫和奥赛博物馆的部分展厅也临时关闭。
这场危机源于7月份时任总理贝鲁推出的2026年预算草案,该草案主打财政紧缩,措施包括把两个公共假日改为工作日、削减医保支出等,以缓解公共债务压力
政府更迭,马克龙任期第六位总理下台
9月8日,贝鲁就财政政策向法国国民议会寻求信任投票失利而辞职。贝鲁领导的政府在信任投票中最终获194票支持、364票反对,未能过关。
贝鲁是马克龙2017年就职以来任命的第六位总理,也是20个月内第四位下台的总理。
时任国防部长勒科尔尼翌日被任命为新总理。勒科尔尼试图妥协,表示将放弃上届政府减少公共假日的计划,但此举并未能平息民众的愤怒。
债务危机,法国财政走到悬崖边缘
法国目前面临严重的财政压力。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法国公共债务已达3.345万亿欧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14%。
去年法国的财政赤字几乎是欧盟规定的3%的经济产出上限的两倍。国际评级机构惠誉12日将法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
惠誉预计,法国债务规模将持续上升,到2027年可能攀升至国内生产总值的121%,债务持续攀升将削弱法国抵御经济冲击的能力。
福利之困,从摇篮到坟墓的沉重负担
法国建立了全欧洲最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涵盖医疗、养老、失业、家庭补贴,可以说是“从摇篮到坟墓”。
2024年,仅仅是社会福利支出就占财政总支出的60%以上,这是一笔沉重的包袱,压得法国政府喘不过气来。
贝鲁提出的2026年预算草案计划削减财政支出438亿欧元,并将赤字水平降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6%。
抗议文化,法国人的革命传统与现实困境
9月10日,部分不满财政紧缩政策的民众发起无工会领导的“封锁法国”大规模示威活动。据法国政府统计,各地约有17.5万人参加。
法国人有着悠久的抗议传统,但如今的危机源于经济现实。俄乌战争导致欧洲能源价格在2022-2023年间上涨了34%,食品价格上涨18%。
2022年法国通胀率一度突破10%,创下历史新高。2023年法国家庭实际购买力下降2.3%,低收入家庭受影响更大。
欧洲困境,高税收高福利模式的普遍危机
法国这种高税收、高财政支出、债务节节攀升的经济模式,在欧洲属于普遍现象。
意大利税收在GDP占比42.8%,财政支出占比53.8%;芬兰税收占比42.4%,财政支出占比57%;奥地利税收占比42.7%,财政支出占比56%。
欧洲国家只有德国整体数据还算是健康,税收占比24.3%,财政支出占比31%,差距没有那么大。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法国向乌克兰提供了59亿欧元的军事援助资金,以及20亿欧元的经济与民生援助,还有30亿欧元的安全承诺费用。
勒科尔尼当晚在社交媒体发文说,他将围绕法国工会组织和抗议者的诉求继续与社会各界展开协商。他同时谴责示威活动中的暴力行为。
评级机构惠誉已经将法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预计到2027年债务可能攀升至国内生产总值的121%。
街头抗议、议会僵局、债务危机——法国陷入了政治经济的多重危机中,这个欧洲核心国家正经历着几十年来最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