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广州仍旧热浪滚滚,但在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传出的重磅合作新闻更加引人注目。海格通信与国电高科签署的战略协议,让我这个专注量化投资的人也感觉到了新机遇的涌现。看到签约现场的照片(图1),我仿佛预见到资本市场一条新黄金赛道正在铺展。
在量化投资领域摸爬滚打多年,我明白这样的产业联结绝非偶然。38颗低轨卫星组成的“天启星座”、面向大众的“空天地海”综合服务,这些行业术语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新商业空间和投资潜力。更关键的是,消息发布前,市场资金有没有提前行动?
还记得2024年“9.24”新政出台后,A股迎来一波40%的大涨。但一年多下来,我注意到一个现象板块轮动的速度极快。有人认为这是市场分歧,其实我认为这根本是机构交易模式进化造成的。
现在的机构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动作迟缓。依托程序化交易,他们快速并精确地操作,“首战即终战”成了常态。热点板块从兴起到退潮,往往只有短短几周时间,让许多投资者难以跟上节奏。
更需警惕的是,即使在大盘涨幅达30%的市场中,申万31个一级行业仍有三分之一表现为下跌(图3)。这说明,方向选错,就算行情再好,也很难受益。
应对市场的变化,我形成了一条法则与其追逐一时热点,不如提前洞察资金布局。投资其实也是一门细致的侦查工作,要擅于发现隐藏信号。
比如2025年伊以冲突期间石油板块。表面看属于突发事件带来的行情(图4),但如果观测国际油价走势,会发现实际涨幅早在事件发生前两周已开始。那些提前布局的资金才真正把握住了机会。
我日常用的大数据系统有一项关键功能,就是追踪机构活跃度。通源石油在股价拉升前,“机构库存”数据就已持续高位(图5),显示机构正在积极布局。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主力资金蓄势待发的信号。
来看看海格通信这次事件。通常这种重磅合作的背后,都有长期的资金筹备。按照以往经验,大资金往往会提前进入相关赛道,而非等消息公布后才跟风。
环顾几个行业相关股票(图6-9),它们在行情启动前,“机构库存”指标都已经异常活跃了一段时期。这样的资金迹象,往往意味着后续值得关注的机会。
在信息大量涌现的今天,真正重要的不是搜集更多信息,而是具备筛选和辨析能力。量化数据能够帮助我们过滤市场噪音,把握趋势的本质。
对广大普通投资者来说,有一点尤其值得记住市场变化往往不是偶发的。类似海格通信这些重大利好,背后都有资金轨迹可循。
声明
上述内容全部基于公开渠道信息与个人研究体会,仅用于探讨投资逻辑和方法。涉及个股和市场观点不属于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作者未创办任何付费群,也未进行荐股活动,凡借此名义进行商业的均为诈骗行为。